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周慧琳帶隊調研 成都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東郊記憶音樂公園
時間:2017.07.17 瀏覽:94 2017年7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周慧琳、總局辦公廳秘書劉洪勝、出版管理司綜合處副調研員蘇建國一行到成都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東郊記憶音樂公園實地調研音樂產業發展情況。四川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張曉杰、成都市音樂產業推進辦公室副主任李天昊等陪同調研;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林,文投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廖聯清等參加調研。
實地參觀結束后,周慧琳副局長主持召開了座談會,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市音樂產業推進辦公室分別就我省、我市音樂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匯報,成都傳媒集團、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咪咕音樂有限公司、成都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文軒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分別就各自音樂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匯報。
在聽完各單位匯報之后,周慧琳副局長首先表示“不虛此行”,并對成都傳媒集團和成都國家音樂產業基地等單位近年來在音樂產業領域方面作出的貢獻表示充分的肯定,特別是對東郊記憶“音樂+多元產業”的融合發展模式表示出高度的贊同。其后,周慧琳副局長向四川、成都音樂產業的縱深發展提出殷切的希冀和明確的指示。
大力發展音樂產業,第一要務是抓“內容建設”。產業再大,若內容空泛,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各大音樂企業、文化企業要始終緊緊圍繞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大力推進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講話精神和意見精髓悟深悟實悟透,切實運用到產業的規劃部署上,將“內容”這個核心提到點上、落到實處。
抓內容,重在抓原創,要力補當前缺乏原創精神和原創動力的短板,深入生活細節、深入地域文化,撬動原創造血功能,讓原創作品發揚中國精神、體現中國價值、傳承中國氣派。
抓原創,重在保護版權。要下功夫建立健全版權保護機制,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率先適應并鼓勵“付費模式”,從根本上刺激原創動力和積極性。
大力發展音樂產業,關鍵要務是“融合發展”。若產業在各自領域獨樹一幟,則可能因缺乏聯動效力而失去其應有的價值。實現融合發展,一是要充分理解透、利用好“互聯網+”理念,將文化產業、音樂產業與互聯網有機融合,優勢互補,契合當今社會文化傳播態勢方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各大產業能量;二是拉動多種產業自然融合,例如“音樂+影視”“音樂+出版”“音樂+校園”“音樂+展演”,在尋找到最佳結合點的前提下,打通整個產業鏈,實現“一個創意,多種產品;一個產品,多種形態”的融合效益。
大力發展音樂,前提要務是“加強管理”。意識形態安全是整個文化產業、媒體產業的工作根基。各文化企業要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嚴守內容安全關,繃緊意識安全弦,從源頭上保證低級趣味內容、負面影響內容不上臺、不入園、不面眾。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將社會效益放在一切工作開展的首位,實現社會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