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頭刨床
原用于生產模具的龍頭刨床,改造成園區簽到臺,這些不再用于生產的機械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工業記憶。
> 紅磚煙囪群
成都市區唯一保留的工業煙囪群落,進百米高的煙囪形成了東郊記憶鮮明的地理標識。
> 火車頭廣場
原紅光廠用于運輸材料的物流站臺,四川省第一批蒸汽式火車頭。
> 游客中心
由原紅光廠廢水研磨處理站改造而成,為游客提供休息、資訊、投訴急旅游紀念品售賣服務。內設80年代家庭室內陳設場景,喚起 一個時代的生活記憶。
> 殲5教練機
由成都飛機制造廠自行設計和制造的殲擊教練機,新中國航空工業人自力更生,航空報國精神的典型體現,成都現代工業的一段重 要實力記憶。
> B43雷達
B43雷達是我國第一部測高雷達,是由錦江機電廠生產的,曾在戰斗中屢建奇功。
> 東郊記憶館
科技交互性體驗館,270°幻影成像、地幕、虛擬對話投影互動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全景再現了16.4平方公里的老工業基地原貌及東郊企業生產、生活的場景。
> 東郊八景
還原成都老東郊八大標志性建筑,復刻經典建筑元素散發懷舊色彩
> 干部警示錄
自上世紀60年代初保留至今的生產標語,由原一號車間內發現并完整復制于此,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與意義。
> 大廠房
蘇式大廠房的建筑美學,利用原電視玻屏,玻椎生產車間的高大、寬闊的空間,制造不同的功能分區化身為藝術展示殿堂。
> 東郊記憶工業街
這里是東郊記憶工業元素保留最完整的區域,你可以看到成都市三環內唯一被保留下來的三根工業煙囪。除了煙囪,我們還能看到舊工廠氣體、液體的輸送管道—動力管廊架、水塔等工業符號,形成了園區最獨特的工業風景線,被游客們親切地稱為“老成都工業基地的縮影”。夜晚的這里,在光影的投射下,與工業區白天灰白調性的硬朗風格不同,夜晚的工業區呈現出色彩斑斕的浪漫情調?,F在,這里作為園區的藝術文化體驗區,已入駐有文創研發體驗中心、live house音樂現場、小劇場等業態內容。